在云溪区陆城镇境内有一座山,因其形酷似“马鞍”,当地人便称之为“马鞍山”。马鞍山的山尾伸至长江边,形成了一个偌大的石矶。石矶的头又低延至江心,当地人便称其为“大矶头”。大矶头与湖北省监利县白螺镇境内的杨林山隔江对峙,扼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于此,形成了长江中游的第一大隘口,因而水流湍急,漩涡一串接一串,巨浪一峰连一峰,给过往航船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性,时常有上下航行的船只在此翻沉,船夫葬身江中。相传,清代光绪年间,有一安徽安庆富商贩运食盐沿长江逆水而上,行至大矶头,盐船被巨浪和漩涡掀卷而翻沉,富商和船工皆被无情的江水吞噬。富商的妻子得知噩耗,痛不欲生,携船工的家人赶到大矶头,忍不住望着江水撕心裂肺地痛哭了一场。哭毕,她看见江面上川流不息的船只,依旧在急流中上下航行。心想,往后不知还会有多少人步她夫君的后尘,给无辜的家庭带来灾难。于是她暗暗发誓,一定要在大矶头修一座石矶,方便纤夫牵引,保障过往船只安全!回家后,料理完夫君丧事,便将所有的家产变卖一空,购来石料,请来工匠,兴工修矶,历时三年六个月,终于将矶修成。竣工后,她走在石矶上,思绪万千,回想起逝去的夫君,不觉又泪流满面:现在心愿已了,孤身一人在世,还有何意,不如随夫而去,将修矶一事告知九泉下的夫君,以慰其心。于是,她纵身跳入滔滔的江中。十里八乡的人们闻讯后,纷纷涌上石矶,烧纸钱,燃香火,放鞭炮,祭奠这位很不寻常的妇人,并将石矶取名为“寡妇矶”。
“寡妇矶”又称大矶头、临湘矶(因其位于临湘古县城陆城境内)。占地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,半径约成三分之一圆弧,弧长150米,从下至上用花岗岩长条石构筑成三级平台。第一级从长江礁石自然面驳起,高1.5至3.5米,宽2.05米;第二级高2.9米,宽2米;第三级高2.6米,宽3.8至5.8米,该级平台与马鞍山山尾平接,在平台收坎边立有108套石栏杆。1—3级石墙条石上凿有分布均匀的篙窝钩眼,供船夫撑篙和纤夫拉纤之用。在第三级石墙条石上还雕刻有3条长1米左右的蜈蚣,形态栩栩如生。传说水龙最怕蜈蚣,江水至此,必能驯服而去。附近村民还曾赋诗一首,以示称颂:
长河万顷蹙云烟,雾锁狂涛隘口间。
不是矶头收取尽,艄公岂敢下江川。
“寡妇矶”是长江中下游水道上至今仍保存的、利用自然山体和花岗岩石料修筑而成的唯一一处人工矶头。整个工程气势雄伟、设计独具匠心,用料考究,砌筑规范,工艺精湛,是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,具有很高的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。2006年5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2010年申报后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